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区论坛>文章正文

上海闵行区地貌特征(上海闵行区地理图)

  • 社区论坛
  • 2024-11-10 04:36:56
  • 2
  • 夜上海论坛 - 爱上海后花园论坛

本文内容以关键词上海闵行区地貌特征为核心展开讲解,通过阅读本文你将充分了解关于上海闵行区地理图、上海地质特征、上海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概括、上海闵行区地质条件是什么的相关问题。

文章目录
  1. 上海闵行区地理图
  2. 上海地质特征
  3. 上海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概括
  4. 上海闵行区地质条件是什么

上海闵行区地理图

闵行区是于1992年设立的。闵行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上海市内面积最大的行政区之一,也是上海市改革开放时期发展最迅速的区域之一。闵行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包括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和学府林立的教育资源。闵行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企业和人才前来投资和发展,成为上海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地质特征

上海陆地形成于地质史的近期。6000多年前,上海市域内只有西部的青浦、松江、金山三地基本成陆。这些陆域都属于古太湖淤浅后形成的湖沼(特别是青浦、松江一带)与湖滨平原。从那时一直到中原的西周时代中后期,期间的陆地都形成得非常缓慢,距今3000年前,嘉定、闵行、奉贤三地的西部大部或局部形成。此时,包括市中心区在内其他区域仍处在海平面之下。

史前时期主要依靠考古发掘来了解当时的人类生活与文明发展。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上海最早的文明是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接着是嵩泽文化(据今5500年),2004年春季的青浦嵩泽文化墓葬考古发掘中[1],发现了上海最早的人类遗骸。然后是良渚文化(距今4200年),它的晚期已经相当发达,以玉器最为著名。马家浜-嵩泽-良渚文化,有着传承的关系。良渚文化已经到了原始社会的晚期。良渚文化衰亡得很快,衰落原因假说目前主要有:

洪水说;

发展受阻或遭受入侵说。

最后是马桥文化(距今3200年)。这种文化的出土文物较良渚文化相比,数量和质量都下降了,而且文化风格上更加受到闽江流域考古文化以和山东岳石文化(东夷)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专家在松江的考古中发现了广富林文化,据近期研究[2] 这是一个来自中原的人群,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到达了太湖流域,并在随后的几百年内渐渐融入当地而消失。

上海早期成陆地区的文明,作为江南地区文明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具有着一定的发展水平。由后来春秋时期的历史情况推测,在史前时期的末期,这些文明很可能已经逐渐地纳入南面的越或西面的吴这两个地区强权的势力范围,甚至某种程度的统治之下。

上海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概括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

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上海闵行区地质条件是什么

上海是软土地质;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基底由前震旦纪变质岩系、震旦和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以及新生代陆相、海相交替碎屑岩组成。晚第三纪以来,区内新构造运动持续不均匀沉积,相继沉积了200~350m厚的第四纪松散碎屑沉积地层。据钻孔资料,埋深150m以下地层为下更新世,岩性为杂色粘土和砂互层,属河流-湖泊相沉积;埋深150m以上属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沉积,岩性主要为灰色粘土和灰色砂、粉砂相间,属海陆互层沉积。第四纪地层既储存了可供开发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又是产生各种环境工程问题的主要地质载体。地表以下至75m范围内,分布有三层高含水量、高孔隙比、以海相沉积为主的软弱粘性土地层,其中40m以浅的两层淤泥质饱和软粘性土层更具明显流变特性。这样的地层结构使得上海成为典型的软土地基地区,工程基础施工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极易诱发或加剧土体的。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